微操:35%(走位,A兵,卡位,連續(xù)技)
意識:50%(抓野,出招時機,裝備出法,反抓野,進攻逃跑路線,大局觀)
配合:10%(兩兩配合,三三配合,多人技能秒殺,追擊掩護火力的分配)
微操+意識+配合=95%綜合技術(shù)最后的5%是運氣(暴擊率,擊暈率,四連率,閃避率)
下面具體分析一下這些技術(shù)的實現(xiàn):
走位:首先你要了解對方的攻擊距離。一般法師普通攻擊距離為600,馬岱升滿4級W的攻擊距離為740。還要了解對方技能的施放距離和范圍。比如關(guān)羽的D傷害范圍是多少,你要盡可能地趁早離關(guān)羽多少距離才會安全。如果遇到對方是遠程英雄,而你是近戰(zhàn)英雄,那就盡量不要走入對方的射程。以已方士兵為圓心,和他繞圈子。他如果強行打你的話,你的小兵會很英勇地上去幫你報仇。如果雙方都是近戰(zhàn)英雄,走位同樣很重要。互相在A兵的時候,你打他一下,轉(zhuǎn)身繞到自己小兵身后,他如果反擊你,他就要挨小兵打。用這個方法可以耗掉對方不少血。另外這里面司馬的C,郭嘉的D,諸葛的E都不是瞬發(fā)的,盡可能用飄忽的走位來躲開對手的技能,這對對手的心理也是個不小的打擊。
A兵:是你需要知道小兵剩余的血量和自己的攻擊。打比方姜維拉烏龜?shù)剿?,我看到很多姜維都是在烏龜沒血的時候C一個,雖然錢拿到了,但浪費了不少藍。其實你只要按下H鍵,英雄會自動停止一切動作,看塔把烏龜打得只剩一絲血皮,直接放手,姜維會自動攻擊。弓箭手比較難A,因為血少,一不注意就被秒掉。如果有三四個兵在打弓箭手,你大概在弓箭還剩一半血量的時候就該出手了,具體時間很難描述,自己多試幾次基本能掌握住時機。再說反A兵,普通刀兵也很容易,難的同樣是弓箭手。因為小兵血量高于三分之一時你是無法將其強行殺死的,當少于三分之一時,你再去A,他又被秒掉了。A兵的技巧還是要靠積累。 卡位:卡位這是個精髓的東西。打比方:張遼EC某人,對方還沒醒,這時張遼就走到對方逃跑路線前面打他,如果他還是往這個方向跑,那至少能多A兩到三下。如果對方反方向跑,那更好,他只會越跑越危險。還有躲關(guān)羽的旋風(fēng):被關(guān)羽旋風(fēng)追著,這時如果有一隊自己的兵走過,那你就從兩個兵的縫隙中穿過,而兵停下攻擊關(guān)羽,那正好把那縫隙堵上了,讓關(guān)羽特別郁悶。不過要當心走位不當,被自己的兵擋住,那就吐血了。前面張遼的例子是用自己卡位,而后面的例子是活用周圍的障礙卡位。還是老辦法,多練,多走。
連續(xù)技:只要你不是鼠標流,連續(xù)技都能連上。如司馬的CE,甚至ECDE四連擊;張遼的EC;郭嘉的CDC;諸葛的EDC;姜維的CD等等。總之,連續(xù)技的精髓是為了把一個英雄盡可能多的傷害輸出在盡可能少的時間內(nèi)對目標釋放。
抓野、反抓野:多看小地圖。很多人沒有看小圖的習(xí)慣,直到隊友發(fā)地圖信號了才會注意一下小地圖。抓野主要靠時機的把握。比方說對面的許諸變成鬼將,被塔射得血不多了,這時候他80%會去打野,如果他去打野,那有95%會把C用掉。那你就放心上去A吧。有些姜維也喜歡在沒血的時候去拉一下烏龜或者三強盜。你只要注意多看小地圖,對方的顏色什么時候突然消失在小地圖上,那你就悄悄地摸過去看一看。還有很多人喜歡在藍用完的時候去打野,這時候如果抓到,那死亡率是很高的。反抓野,主要看隊友的提醒和明確了解逃跑路線。對方幾個人來抓你,哪幾個人,有什么限制技能,自己剩多少藍和血,都要搞清楚。如果確定對方來了,第一時間閃人,不要想著守株待兔再殺一個。
出招時機:出招時機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魔法能放幾個技能,夠不夠連續(xù)技。再弄清楚對方的血量和防御,自己一輪攻擊最多能打掉對方多少血。這很簡單,難的是團戰(zhàn)中第一個出招的人和出什么技能。典韋、張飛如果有飛鞋,那無疑是發(fā)動戰(zhàn)爭的最佳人選。如果沒有,魏延的C,郭嘉的D,許諸的D,馬超的C,都是第一時間發(fā)動的技能。團戰(zhàn)時首先要確定對方已經(jīng)到位幾個英雄,有哪幾個藍不夠,有誰的大招已經(jīng)用過了CD沒好,再瞬間判斷出勝利的概率。出招對象也很重要。像蜀國的龐統(tǒng),諸葛,姜維,魏國的司馬,郭嘉,賈詡,都是被炮火集中攻擊的第一人選。追擊逃跑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難免有幾次遭遇戰(zhàn)會出現(xiàn)紅血的已方、對方英雄。這時候,該追的追,該跑的跑。 追擊:姜維、典韋、曹洪這些移動速度快的是追殺對方的首選,其次是血量魔法充足,有遠程限制技能的英雄,如祝融夫人,龐統(tǒng),大喬,徐晃等等。
逃跑:有時候并非血少就該跑。如果對方普遍重傷,或者魔法耗盡,失去傷害輸出,又或者技能CD時間沒到,那你勇敢地留下戰(zhàn)斗吧。你的每一個C,每一次攻擊,都為戰(zhàn)局最后的勝利增加因素。逃跑的路線要選對。不要出現(xiàn)跑到一半被狼或者烏龜咬死的情況,也不要出現(xiàn)被兵射死的情況。再注意對方從前面的叉路過來包抄,比如上路與中路間的那段水路。 大局觀: 大局觀最重要的就是陣容的選定。隊長必須清楚了解本國什么樣的陣容對戰(zhàn)局更有影響。合理地分配力敏智三英雄的數(shù)量也是關(guān)鍵。由于中法可以兼顧兩條邊路,所以中法的意識尤為重要。什么時候,邊路該來偷中,或者什么時候集合進攻。甚至對方因為陣亡一個英雄,在復(fù)活時間組織一次進攻都是很重要的。
配合:把兩兩配合、三三配合、整體配合一起說吧。在中間那條河上經(jīng)常發(fā)生小規(guī)模遭遇戰(zhàn),這時要分配好誰的技能先,誰的技能后,算好自己英雄的暈眩技能時間,盡量在對方暈眩效果快消失時補上第二個。越早地秒掉一個、甚至兩個對手越有利。而邊路的小配合,如賈詡先C,張遼跟上EC或者CE;關(guān)羽D追趕不到對手時姜維及時補上一個D或者魏延補上一個C都是經(jīng)典的配合。個人意識強了,小配合就更默契。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