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網3長歌門背景設定是什么?《劍網3》,國內MMORPG的經典之作。游戲不僅重現了唐朝的歷史風貌,還通過不斷的更新和擴展,為玩家?guī)砹顺掷m(xù)的新鮮感和樂趣。每一次版本更新都帶來了新的劇情和玩法,讓玩家始...

劍網3長歌門背景設定是什么?《劍網3》,國內MMORPG的經典之作。游戲不僅重現了唐朝的歷史風貌,還通過不斷的更新和擴展,為玩家?guī)砹顺掷m(xù)的新鮮感和樂趣。每一次版本更新都帶來了新的劇情和玩法,讓玩家始終保持熱情。以下為你揭曉劍網3長歌門設定介紹。

《劍網3》長歌門設定介紹

門派詩

儒門有志羈風雨,失鹿山河散若星。

千古文人俠客夢,肯將碧血寫丹青。

門派介紹

一座無名的書院,隱于山色湖光之間,弦歌間文琴武和。

一群亂世中儒俠,起于國破危難之時,與群雄共挽河山。

千島長歌,相知莫問,相知劍意和莫問曲,是大唐三大風雅之地——長歌門的兩大知名武學。

長歌門創(chuàng)立于武德六年(公元623年)。隋末,各地起義討伐隋煬帝。在戰(zhàn)亂的時候,民不聊生,然而總有這么一些人能在任何時候抓住機會大撈一筆。楊子敬就是這樣一個儒商,他在那個時候靠倒賣私鹽,發(fā)了大財。唐朝建立以后,國家形勢逐漸穩(wěn)定,楊子敬為摯友李百藥在浙江千島湖搭建了“相知山莊”。

熱愛詩詞樂曲的楊子敬大發(fā)請柬,邀請各地文人騷客到島上一聚。那千島湖本就是風景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再加上各地文人難得一聚,大家互相切磋文采,撫琴著詞,暢談抱負志向,許多人都不忍離去。隨著更多書生文人、樂師墨客的到來, “相知山莊”名氣日漸興盛。

楊子敬后來又在旁邊建立了微山書院,他招收那些同好此道的學生,數年間便有眾多青年學子來到微山書院求學。

因為隋末那場動蕩,讓一些文人開始羨慕并思索那些俠客行徑。

正如后來李白所言:“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講的正是他們的心情吧。

于是,一些文人開始習起武來,正所謂“學成文武術,貨與帝王家”,他們希望有朝一日能為國家所用。圍繞著相知山莊和微山書院,圍繞著楊子敬一家漸漸地擴展成了一個武林世家門派,他們雅興弦歌、詩樂皆通,自稱“長歌門”。

隨著一代代長歌門人的武學傳承,尤其是一些天賦超凡的前輩開拓,長歌門掌握了嫻熟的以內力催發(fā)琴音之術,輕者可以迷惑心性,重則傷人于無形;出于多數長歌門人的偏好,武林中甚少有人在對內力與音律之間的關聯修習上能超過他們。

將古圣賢研究天地自然之道的著述引入到長歌門武學當中,形成了“氣與曲合、琴音鳴劍”等核心武學特點。

隋唐時期,國盛民強,音樂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圣人云:

“以武修身,以樂養(yǎng)性,武在樂內,樂在武中?!蔽娜藗円詷佛B(yǎng)性,仿伏羲“削桐”制琴,仿伯牙作曲覓知音。每每著詞作曲,一曲若成,爭相傳送賞析。偶有流出,散落民間的曲作,必廣為流傳,成為坊間琴館的傳唱佳作。當時赫赫有名的琴師趙耶利,主張“音成天然無雕飾,一曲清音非管弦”。他的曲作不矯揉造作,能與自然渾然一體。

公元629年,趙耶利應門主楊子敬之邀,來到長歌門。初到長歌的趙耶利并沒有立即登臺獻藝,讓眾人一飽耳福,而是遍訪周圍名山大川,經常一去便是數日。開始經常有人候在他的舍外,但琴師不是久去不歸,就是借口推辭。逐漸地引起長歌眾人的疑慮和不滿,紛紛猜測趙耶利或許名不副實,所以才一再推脫躲避登臺。甚至有人建議讓趙耶利離開長歌門,以免有辱長歌門的美譽。面對這些非議,楊子敬卻置若罔聞。

一日清晨,很多人還在睡夢中,忽聞晨風穿過山林樹葉交相婆娑,泉水叮叮咚咚落在大石上,山瀑飛濺作鳴,小草在陽光下抖掉露珠舒展腰身……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一切都仿佛近在耳邊。 等到人們踏出門外才發(fā)現原來這一切皆為琴師趙耶利所奏,只是一切太過逼真,猶如呼吸在耳,讓人難辨真?zhèn)巍G俾暼谌胫車木拔镏?,讓人無法分辨出哪個是琴音,哪個是真的松楓泉鳴。直到一曲奏完,眾人也渾然不知。

周圍之景竟然和著琴音還在繼續(xù)演奏……趙耶利的這次琴奏引起了長歌門的轟動。

他的琴音不在曲律,卻能讓人渾然忘我,融入自然;他的技藝竟能讓自然隨之而動。自此之后,楊子敬挽留趙耶利留在長歌授琴。長歌門上下愛琴之風更甚,久而久之竟到了無人不通、無人不曉的境地。

長歌門上下尊稱趙耶利為趙師,終生供奉于長歌門的挽音閣。

而趙耶利對于長歌門的真正助益卻體現在武學之上,629年,琴道宗師趙耶利開創(chuàng)了長歌門趙氏一脈,并傳授了長歌門門下源自周朝秘傳文王一脈操控音律——攻守絕學心法《賢王操弦》,長歌門人自此在劍術之外,開始鉆研以音傷敵之術。

說起長歌門的建立,就不能不提到兩個人,那就是李百藥和楊子敬。

李百藥,字重規(guī),定州安平人。七歲能屬文,性情文弱。隋時,襲父德林爵,為太子通事舍人兼學士。煬帝嫌之,奪爵還鄉(xiāng)里。唐太宗重其名,拜中書舍人,授太子右庶子。

百藥藻思沉郁,尤長五言。雖樵童牧子,亦皆吟諷。及懸車告老,穿池筑山,文酒譚詠,以盡平生之志。楊子敬生于565年,也是定州安平人。家族素以生意為家計,在當時是非常有名的商賈,可與四大家族抗衡。楊子敬也天生是做生意的料,20歲始為父打理家業(yè)。

楊子敬與李百藥,從小在一起長大,結下非常深厚的友誼,甚至可以為對方犧牲自己。李百藥酷愛詩詞,他的詩代表了當時反宮廷詩一派,從他的詩里可以看到新詩出現的勃勃生機。

李百藥和楊子敬常常談起自己的理想。楊子敬喜愛謀事,故以做個成功的商賈為目標,而李百藥則希望自己可以避開世事,到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開個書院,平平淡淡過一生。但是,因為家里的要求,李百藥一直沒有勇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雖然李百藥高官在上,但還是和楊子敬保持著聯系。李百藥雖然才華滿溢卻無甚計謀。楊子敬總擔心他在宮里遭人算計,常常到洛陽探望百藥。百藥雖然羨慕楊子敬的自在,但是卻一直不敢辭官。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李世民和李元吉在洺水攻打劉黑闥。當時,楊子敬正是為劉黑闥提供糧草的商人。李世民決定先斬斷劉黑闥的糧草供應,引他出兵。

楊子敬面對突然襲來的厄運明哲保身,答應自毀糧草,但是李元吉卻不愿意放過楊子敬,要將一切運送糧草的士兵、搬工全殺光,但是卻被李世民及時制止了。楊子敬是個知恩圖報的人。

在后來的戰(zhàn)役中,楊子敬都是在為李世民提供物資。后來天下穩(wěn)定,李世民想給楊子敬一個官職,被楊子敬拒絕了,楊子敬說自己“已習慣自在的在野生涯,以后秦王若有需要,楊某自當盡力而為”。

由于李世民的戰(zhàn)功顯赫,唐朝的建立大家都認為是李世民的功勞,結果李淵卻立了李建成為太子??v使李世民的部下有多么不滿意也是無計可施。

另一邊,李建成擔心李世民掌握如此大的兵權,會與自己爭奪皇位,遂與李元吉一起商量扳倒李世民,將兵權搶回來。

當時李世民的部下勇士、名士很多,文有房玄齡、杜如晦等,號稱十八學士;武有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等著名勇將。此外,李世民還各處尋找奇人異士為己所用,在外邊幫他張羅的其中一個就是楊子敬。楊子敬曾經建議李世民防范太子和李元吉,先發(fā)制人,但是李世民礙于父親痛恨這種自相殘殺(李淵受隋太子楊勇和楊廣的影響),所以遲遲沒有下手。

當時李百藥是李元吉的老師之一,偶然一日,李百藥得知李元吉的一名心腹發(fā)現楊子敬是李世民聯絡外界的重要途徑,這名心腹正要稟報李元吉,百藥情急之下將其殺了。李元吉發(fā)現后,李百藥沒有說出真實原因。

他只是說,這人要冒犯良家婦女,自己為民除害將他殺了。李元吉大怒之下,將李百藥收監(jiān),意欲嚴刑拷打,查出真相。

楊子敬聽到這個消息,慌忙請求李世民,希望他能想辦法搭救李百藥。

李世民本來就非常喜歡李百藥和他的詩,更何況李百藥雖是為了朋友殺人,可這事也與自己有關,于是與李元吉交涉,救出了李百藥。

楊子敬和李百藥經過這一事件,兩人的感情更加深厚了。楊子敬覺得李百藥不適合再待在這種官場之中,勸他遠離官場,還在千島湖為李百藥修了一座山舍,希望他可以永遠隱居于此。

玄武門兵變后,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將李百藥請回宮里,拜其為中書舍人,授太子右庶子。楊子敬感到非常惋惜,只好對他說:“你這一生都不會拒絕別人,這座山舍我改為相知山莊,為的是紀念你我的友誼。它會一直為你留著,什么時候要回來,門都會為你打開?!?/p>

后來,李百藥受命編寫唐史,唐太宗為掩飾自己弒兄殺弟的行為,讓李百藥將當時的情形寫為確實是由于形勢所迫,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但李百藥心里清楚,李建成和李元吉根本不想殺死自己的兄弟,只是想把兵權拿回來而已。李百藥此時年事已高,對這種宮廷斗爭與虛偽已經極度厭倦,遂請辭以還相知山莊。

楊子敬到死都很重視他和李百藥的友誼,欲讓自己的子孫世世代代打理好山莊。

他也看到,很多文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去做官,他們大都心高氣傲,執(zhí)著于自己的信念,但是在官場的斗爭中是沒有什么純良可言的,他們或者失去了自己的信念,或者隱藏了自己的才華。于是楊子敬建立了書院,其實只是希望文人們有個聚集的地方,或許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而這邊,李世民很欣賞楊子敬,屢次要給他官職,都被拒絕了。

但是李世民還是很照顧楊子敬,很多官員以及皇宮的物資都愿意讓楊子敬提供。所以,楊子敬也時時告誡后人盡力幫助李氏大唐保江山。

思想信仰

長歌門好行俠仗義,對于國家大事、民生大計他們也是事事關心。

長歌門的人大都喜愛詩詞歌賦,也喜愛舞劍品茶。他們中許多人讀書是為了報效國家,習武也是為了打抱不平。他們受儒家思想影響較大,但是又不會拘泥于儒家的教條。朝廷是他們關注的地方,而長歌門則是他們實現理想的地方。

唐朝詩人們發(fā)表詩,主要有三條途徑:寫在樓閣、驛站、驛館、山石的壁上;當場對一個人吟誦,如李白的《贈汪倫》;被邀請去參加一些官仕或有名望的人舉辦的宴席,包括為皇室作的詩。而在長歌門里,則專門有人將詩人們的詩詞記錄下來,但是卻不輕易對外發(fā)表。要想看到這些詩詞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些詩歌便藏在尋幽島的懷思崖中。

長歌門下有當時一些著名的詩人,也包括一些朝廷大臣。他們雖然有的居廟堂之高,有的處江湖之遠,但是都堅守門派宗旨。他們定期到千島湖一聚,有什么重要的消息都會互相通知,共商大計。楊家相當于長歌門管家的角色,為他們提供所需要的資金物品,也在打理著諸多事務,分散在各地的長歌門弟子全靠楊家的打理而聯系起來。楊家常常到京城做買賣,其實更重要的是召集在洛陽的長歌門成員聚會,可以說,洛陽是長歌門第二個根據地。

長歌門的弟子由于大多是風雅詩人或者是一個志向高遠的官員,他們大多數時間都不會待在長歌門,而是會遍訪名山大川,各個名勝古跡也都會有他們的足跡。喜愛詩詞歌賦是他們最大的特點,講話也是有點文縐縐的。一些長歌門人喜歡議論國家大事,在他們眼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大丈夫當馬革裹尸,為國盡力,只是可恨朝廷現在被奸人把持,致使他們無計可施,徒呼奈何。長歌門中也不乏一些專注于詩詞、琴藝、歌賦、劍術等技藝的世外高人,他們沉醉于自己的技巧探索之中,日常行事就相對淡泊,偶爾言行中會出現令人莞爾的舉止。

更多攻略,關注九游劍網3指尖江湖專區(qū)
新手攻略 門派選擇 快速練級 開局攻略 卡頓解決方法
戰(zhàn)力提升 收費模式 氪金指南 食譜大全 食材購買
每日任務 信件回復 30級武器 橙色武器 羈絆任務
煉藥 采礦 交易 五行石 裝備精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