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9年12月19日的一次會議中,科什金向斯大林建議,在不明顯影響機動力和綜合性能的情況下,對A-32坦克進行武器升級。斯大林最終接受了他的建議,同意了制造這種 T-34坦克 T-34坦克(5...

在1939年12月19日的一次會議中,科什金向斯大林建議,在不明顯影響機動力和綜合性能的情況下,對A-32坦克進行武器升級。斯大林最終接受了他的建議,同意了制造這種

T-34坦克

T-34坦克(5張)

 坦克的計劃。因為當時二戰(zhàn)已經(jīng)爆發(fā),所以蘇聯(lián)國防委員會要求中型工業(yè)委員會在1940年生產(chǎn)出200輛這種坦克。在科什金早些時候的建議下,這款坦克被命名為“T-34”坦克,以紀念蘇聯(lián)1934年發(fā)布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裝甲軍法令。

按照要求,T-34坦克需要采用比A-32坦克更厚的裝甲以及更加強力的火炮和更加可靠的傳動裝置。莫洛佐夫領導的設計小組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最終,1940年1月,蘇聯(lián)生產(chǎn)出兩輛T-34坦克的原型車。科什金為了測試這款坦克,率2輛T-34進行哈爾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輔-哈爾科夫的長途行駛試驗,給在莫斯科觀摩試驗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由于積勞成疾,科什金因患肺炎于1940年9月26日病逝,最終沒有看到絕筆之作T-34的精彩表現(xiàn)。其助手莫洛佐夫接替了他的工作,最終成為T-54、T-64主戰(zhàn)坦克的締造者。

隨后,這兩輛原型車又被送到蘇芬戰(zhàn)爭的前線。但是,在這兩輛原型車

抵達之前戰(zhàn)事就已經(jīng)結束。不過科什金和他的設計組還是在芬蘭通過用T-34原型車的火炮轟擊已為蘇軍所占領的碉堡來展示T-34坦克武器系統(tǒng)的威力。隨后,T-34坦克的原型車又在明斯克、基輔、哈爾科夫接受了進一步的測試。T-34具備出色的防彈外形,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機動能力,特別是擁有相對較高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產(chǎn)。終于T-34坦克1940年6月完成生產(chǎn)圖紙,隨即大批量生產(chǎn)。可轉向系統(tǒng)需要用鐵錘才可以轉向,但性能不錯。